西部在线 > 旅游 > 体验果农生活 到混撒拉摘芒果去

体验果农生活 到混撒拉摘芒果去

发布时间:2011/9/5 17:09:41 来源:西部在线 编辑:Lynn

分享到:

  

  记者在混撒拉村摘芒果

  8月,正是攀枝花水果成熟的季节,作为国家“南菜北调”的基地,这里的水果正在走向全国乃至国际市场。

  华西都市报记者用时一个星期,深入水果种植、运送、批量销售的一线,走进彝族村庄,与农民同吃同住,体验芒果的种植收获过程,揭示一个村寨20年的芒果种植之路;跟随货车司机千里贩运,调查水果运送的全过程和价格变化;探访果农、农村合作社、果业公司,记录水果种植和市场销售接轨的全过程。

  攀枝花市仁和区是中国最北端的芒果产区之一。混撒拉,一个彝族人口占56%的千人小村庄,在彝语里的意思是干旱得连草都不长的地方。

  纳世春,是混撒拉的一名普通果农。1992年,他和村民在山上的荒地里种下了第一批芒果树。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,时隔近20年后,曾被看作是心血来潮的芒果种植,会给这个村子带来上千万元的产值。

  今年是当地连续干旱的第4个年头。8月30日,我和摄影记者带着行李住进了纳世春的家里。

  摘果 20分钟才摘完一棵树

  “走,把草帽带上,还赶得及山上收果子。”下午两点,室外气温升到了34℃,纳世春拿来3顶草帽,催促我们上山了。

  出门沿着崎岖的山路往上走,就是混撒拉的集体果林。远远看去,绿油油的一片,等爬到山上,数万株芒果树金灿灿的一片。

  “我的两万多斤都卖完了。这几天我们都在帮着村上收,这一批也订出去了一大半。”此时山上收果子的村民已有20多人,纳世春递给了我一把果剪。

  不想我刚一动手,就被叫住了:“你这样剪要不得,太短了,看嘛,汁都流出来了。”果农李台菊把我刚摘下来的芒果拿在手里,在剪口的地方渗着白色的汁液。

  跟着李台菊又学了一遍,好歹掌握了要领。接下来就全靠体力了,这些芒果树高不到两米,硕大的树冠铺开4米多,垂到地上。树枝上的芒果多则上百个,少则30多个,要想采摘,需要弯腰钻进去才能触到。就这样,一个一个的剪了20分钟,我才摘完了一棵树。

  “我们这里是晚熟芒果,果子挂上树,就正好是最热的时候,一个星期内就要摘下来,不然就卖不出了。”李台菊说。而这时,摘了一个多小时芒果的我,已经累得腿脚发软,浑身是汗了。

  下山 重心不稳摔了个面朝天

  下午4点过,我和村民毛云成一起,背着芒果往山下的分拣场走。“重不?这些凯特,一筐少说也有100多斤。”毛云成告诉我,背篼里的芒果都是从美国引进的品种“凯特”,重的一个有四五斤,最轻的也超过一斤半。

  在下山的路上,毛云成背着箩筐一路小跑,我刚走几步,就向后摔了一个仰面朝天。“不得行吧,你刚来掌握不到重心。”毛云成看得哈哈大笑,在芒果收获季节,他每天要背着这样箩筐,走上20多趟。

  来到山下,公路边开出的一个坝子里,村民们正在将刚刚摘下来的芒果,按大小分拣,初包装后装车运往全国各地。

  “我们这里的芒果,最远的销到了新加坡,北京、上海、甚至是海南,都是从这里运出去的。”村委书记李德也是村里第一个种过芒果的人,他告诉我,单是8月30号这一天,这个分拣场就有8万斤芒果要运出去。

  “每斤收购价是4块钱,你算算是好多钱。”去年,他们村仅芒果一项的产值就达1500万元。李德得意地说,全村1285人,去年人均收入是7460元。

  分拣 学了5次才基本掌握要领

  两辆载重20吨的大卡车就停在分拣场外的公路边。每一个运到这里的芒果,都需要用纸层层包裹后,再装入泡沫箱。“每个箱子装50个左右,每辆卡车装400箱,今天晚上必须全部发到金江的物流公司。”只需简单计算,要想把这8万斤芒果按时运出,分拣场的10多位村民这一天就要包装4万多个芒果。

  负责包装分拣的大多是妇女,因为劳动强度大,每天需要从上午一直包装到晚上7点过,有时还要加班。村里开出的工资也不低,每人每天60元,加班还有加班工资。

  芒果的初包装,看起来容易,把果子放在两张纸中间,向里一折,裹一圈,然后再牵起一只角再裹两圈,就完成了。不过记者学了5次才基本掌握了要领。

  果农讲述

  “年收入十几万,终于苦出来了”

  忙了一天,回到纳世春的家里,已经是吃晚饭的时候。歇下来我才注意到,这个农家小院的面积还真不小。近3米高的朱红大门,院子里可以摆十来张大圆桌,两层楼的洋房,二楼走廊与后院相接,十几个房间粉刷一新。

  “2007年才住进来的,30万元,在村里头算不得啥子。”谈起自家的院子,这个把“吃饭”叫作“干饭”的豪爽汉子,很有些感触,话匣子也打开了。

  “那个时候,没人信芒果这个东西能赚钱。”纳世春说,混撒拉是个经常遭遇干旱的地方,过去,村民们全年就指着地里的蔬菜和水稻,上世纪90年代初,人均收入才400多块钱。

  1988年,村委书记李德从云南带回来一批东南亚的芒果树苗,可没人愿意种。没想到过了不到5年,李德家的芒果居然小赚了一笔。1992年,村民们看到了实惠,开辟了山上的荒地种植芒果。他和大哥也在山上开了两亩地种了100多株芒果树苗。7年后,最初种下的芒果树,才结了第一批果子。

  在村里土专家的指导下,2000年纳世春家的芒果第一次获得了丰收。“钱是赚到了一些,但还是没能全卖出去。”由于品种老化,销路不畅,大量的芒果都烂在了地里。

  2001年,混撒拉响应国家政策,开始退耕还林。种植大户李德和十几位村民成立了公司,开始组织果农到外地市场调查,并总结了芒果滞销的问题。2005年,他们瞄准了从美国引进的凯特芒果,开始大规模地种植。“去年我家的收入就是十几万,终于苦出来了。”现在,和混撒拉的大多数果农一样,纳世春从云南请人专门帮他管理果园。

关于我们 | 网站荣誉 | 广告服务 | 联系我们 | 网站地图 | 经营许可 | 版权声明 |
Copyright © 2010-2015 www.west.net.cn. 西部在线 版权所有
业务及广告合作:40066-40084 蜀ICP备05017678号-1
E-mail:nihao@foxmail.com